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吞咽困难莫忽视!吞咽康复助您重享美好“食”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25/8/17 作者:邹丽 张路萍 叶天凤 阅读数:92
近日,71岁的黄伯因“突发言语不清”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此次病情表现为左下肢行走不稳,左上肢力量减退,伴饮水呛咳,吞咽功能筛查(洼田饮水试验)为3级,无法进食,康复医学科经过专业评估、精准定位,为患者制定了运动、摄食等个性化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患者从无法进食到可进食粘稠食物仅用六天时间。
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吃饭难”,其实是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信号,它正悄悄夺走无数人的生活质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吞咽功能障碍及相关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隐藏的健康危机
1.吞咽的本质:是口腔、咽喉、食管的肌肉与神经精密配合的复杂过程。
2.致病原因:吞咽依赖肌肉与神经协作,当出现脑卒中(中风)等脑部受损情况、帕金森病等神经肌肉疾病,或是头颈部肿瘤术后、放疗,以及年龄增长机能退化等,都会阻碍这一 “生命通道”,导致 “吞咽系统” 故障,引发吞咽功能障碍,同时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误吸)的风险。特别是 “沉默性误吸”,食物入肺却不咳嗽,危害更大。
3.危险信号:喝水或流质食物时频繁呛咳;食物残留口腔或卡在喉咙,需多次用力吞咽;进食时间明显变长;进食后声音沙哑、发闷。
吞咽困难的危害
1.误吸性肺炎:食物入气管、肺部,是反复住院甚至危及生命的重要原因。
2.营养危机:进食困难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恢复与抵抗力。
3.心理负担:害怕进食、回避社交,影响生活与心理健康。
专业康复,重获吞咽能力
面对吞咽困难,康复医学科有专业解决办法。早评估、早干预、早康复很关键!
1.精准评估,找出问题。
医生通过问诊、临床评估和必要的仪器检查,确定吞咽问题环节和误吸风险。
2.科学康复训练,“重建”吞咽能力。
康复治疗师会根据评估结果,为您量身定制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①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冷热刺激:用冰棉棒刺激口腔咽喉,提升感觉敏感度。口腔操:强化唇、舌、颊、下颌的力量和灵活性。比如:鼓腮吹气、伸缩舌头、舔嘴角、夸张咀嚼动作等。
②吞咽手法训练。学习特殊技巧改变吞咽方式,减少误吸风险。例如:超声门上吞咽:吸气并且紧紧地闭气,用力向下压。门德尔松动作手法:通过被动提升喉部及延长环咽肌开放时间改善吞咽协调性。用力吞咽/声门上吞咽:在吞咽前或后屏气、用力,关闭气道入口。
③摄食直接训练(安全前提下)。在治疗师严密监护下,学习安全进食姿势(如坐直、头稍前倾),掌握一口量控制(小口进食),了解安全食物性状选择的重要性。
④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使用特定仪器对咽喉部肌肉进行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改善感觉和运动功能。
3.食物改良与环境调整,保障安全。
食物性状调整:根据吞咽能力,选择合适质地的食物(如稀流质→增稠流质→糊状→软食→正常饮食)。增稠剂是帮助液体变稠、减少呛咳风险的好帮手。餐具选择: 使用小勺、有切口的杯子等,便于控制一口量和速度。进食环境:安静、专注、坐姿端正,避免分心或催促。
吞咽安全小自测
1.喝水时是否常感到呛咳;
2.进食后声音是否变得浑浊不清;
3.口中食物是否常残留,需反复吞咽;
4.进食时间是否显著延长(超过30分钟);
5.近期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肺炎。
若有两个以上答案为“是”,建议及时咨询康复医学科医生。咨询/预约电话:19307628490/0762-3185676
吞咽功能障碍不可怕,专业康复和日常护理能助您重享美食。若发现吞咽异常,别犹豫,尽快寻求康复医学科的帮助!
专家简介
蓝海平
康复医学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
2011年毕业于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内科、神经康复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深造学习,在康复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以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头晕、头痛等)的诊断和康复治疗为特长,并且在颈腰腿疼痛的康复治疗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叶天凤
康复治疗师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工作5年,2023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吞咽言语障碍。擅于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的康复评定,康复方案的设计及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