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青年人才】精准麻醉守护生命,科研创新点亮未来——记2025年医院“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者谢桂玲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4 作者:院办 阅读数:14
在手术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精研麻醉技术与超声引导,在生命的惊涛骇浪中精准导航;她既是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又是科研道路上的不懈探索者。她就是我院麻醉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谢桂玲——2025年医院“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者,一位用专业技术守护生命、用科研创新照亮临床的杰出青年医师。
技术精湛,守住生命底线
“麻醉医生的战场,分秒之间便是生死。”这是谢桂玲医生恪守的职业信条。八年来,她始终坚守在麻醉临床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日益精湛。工作范畴从基础保障拓展至复杂手术麻醉与舒适化诊疗,始终将“安全、舒适、精准”的理念融入每一个麻醉环节,实现了从技术执行者到围术期生命守护者的角色升华。
高龄心衰患者的生命护航
有一次,一位合并高血压、肺水肿、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需要进行肠肿瘤切除手术,这是一场麻醉领域的“尖峰对决”——该患者肺功能较差,心脏负荷已达极限,任何细微的麻醉波动都可致命。谢桂玲术前仔细询问病史、查阅资料,精心设计个性化麻醉方案,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术中,她紧盯着血流动力学监测屏幕,手中的麻醉剂如同精准的画笔,在生命体征的画卷上细致描摹。围术期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目标导向补液策略及肺通气保护策略,精准调控血管活性药物,提前预判,将种种危险化解于无形。紧张的手术过程中,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监护屏幕,直到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精准麻醉的艺术大师
谢桂玲将超声引导技术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在一次复杂的膝关节手术中,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腰麻或全身麻醉风险极高。经过科室集中术前讨论后,在科主任刘文养的指导下,她创新性地采用超声引导下收肌管神经阻滞复合镇静的麻醉方案,手持超声探头在大腿中段精准定位,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缝匠肌、股动脉及隐神经的解剖结构。
“这种精准麻醉的优势是双重的,”谢桂玲解释说,“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完善的术中镇痛,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为术后快速康复创造了条件。”术后,患者清醒平稳,实现了早期下床活动,这在传统的全身麻醉中是难以想象的。
科研创新,推动学科发展
谢桂玲不仅医术精湛,更坚持科研与临床并重。她将手术室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再用科研成果反哺临床,形成了完美的良性循环。
医院环泊酚研究的开拓者
在日常工作中,谢桂玲发现不同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个发现促使她深入探索,先后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评价环泊酚用于妇科短小手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和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项目《羟考酮与纳布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内脏痛的镇痛效果比较》。
“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是因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传统麻醉药物在某些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存在局限性。”谢桂玲说,“我们希望通过严谨的临床研究,为患者找到更安全、更舒适的选择。”这些研究不仅发表在SCI期刊上,更重要的是,其成果直接应用于临床,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科研硕果,引领团队成长
她的科研之路硕果累累:除了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外,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其中一篇被中华医学会第29次麻醉学术年会收录为“壁报交流”。
在谢桂玲看来,现代医学科研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因此,在科主任刘文养的支持下,她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小组”,从开展讨论、设计课题到收集分析数据、论文发表,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才有了今天的优异成绩。与此同时,她还不忘积极指导科室及院内同事,在她的帮助下,多位同事成功立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
医路可期
从医八载,谢桂玲医生始终坚守在麻醉临床一线,用过硬技术守护患者安全,用创新科研推动学科发展,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生命守护故事。
面对未来,谢桂玲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希望继续深化在精准麻醉和舒适化医疗领域的研究,“精准麻醉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位患者都能平稳度过围术期,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功能,实现优质康复。”谢桂玲强调。她希望通过对围术期管理的持续优化,让患者不仅“睡得安稳”,更能“醒得舒适、恢复迅速”,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麻醉理念。
她的成长历程,生动诠释了我院“用技术守护生命、用真情关爱健康”的服务宗旨。在通往生命希望的航道上,谢桂玲医生将继续以她精准的“舵术”,护航每一个生命的安然过渡,用专业和仁爱点亮医学的温度。
青年人才简介
谢桂玲
麻醉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学术任职
• 广东省河源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
• 河源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 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员
• 广东省河源市科技人才库专家
从事临床麻醉工作8年,能够熟练开展临床各类手术的麻醉和急救复苏,擅长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困难气道管理、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等,对妇科、普通外科、小儿及创伤危重患者手术麻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项目等多项省市级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
【青年人才】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