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宝贝成“小红人”了?——警惕猩红热来袭
来源: 发布时间:2025/8/18 作者:黄兰香 阅读数:107
近期,一名5岁的患儿因“发热2天,皮疹一天”入住普通儿科,入院查体患儿全身可见散在红色皮疹,伴瘙痒。住院检查后确诊为猩红热,经治疗后顺利出院。猩红热其实并不罕见,但人们对它并不熟悉,今天通过这个病例,我们来认识“猩红热”。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儿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猩红热有哪些表现
猩红热可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24小时内出现特征性猩红色皮疹。其特征为:
1.持续发热,体温灾39度左右。伴咽部和扁桃体红肿。
2.在弥漫性充血发红的皮肤上散布针尖大小的隆起的红色点状皮疹,严重时呈出血疹。
3.皮肤褶皱处可见紫色条纹-pastia线。
4.除口鼻周围,面部其他处充血潮红,称口周苍白圈。
5.腭部粘膜可见粘膜疹;舌被白苔,红色的舌突出于白苔之外,称“草莓舌”,2至3日后苔落,舌面光滑象牛肉,称“杨梅舌”。
6.病程的一周,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随之开始脱皮。轻者呈糠屑状,重者成片或手套,袜套样。
猩红热的并发症
1.化脓性并发症 有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等。
2.中毒性并发症 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3.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在病后2至3周出现,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得了猩红热如何处理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尽早确诊,尽早治疗,以防并发症发生,也避免了疾病传播给他人。一经确诊,可以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治疗。在进行抗生素治疗时,患儿应根据医生建议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以免产生耐药性。尽管猩红热症状明显,但通过及时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患儿通常可以顺利恢复健康。
如何科学护理
1.发热护理:体温>38.5℃时及时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2.饮食护理: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如粥、面条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3.皮疹护理:给孩子穿宽松衣物,剪短指甲,避免抓挠皮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予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4.猩红热具有传染性,应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直到痊愈。发病后至少隔离7天,或症状消失后咽拭子检测呈阴性。
如何预防猩红热
1.对接触者进行观察和检查,发现带菌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2.在猩红热流行期间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3.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不要去病童家玩耍。
4.在猩红热流行的时候,可考虑在托幼机构、小学校进行药物预防。
猩红热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进行科学护理可有效降低风险。家长需牢记“早识别、早治疗、足疗程”,同时加强预防,就能把它打败!转发提醒更多家长,共同守护孩子健康!
专家简介
王春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
从事儿科重症工作10年余,熟悉儿童危重症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治疗,擅长儿童神经危重症诊治、脑损伤评估,具有国家脑死亡临床、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判定资质。广东省人民医院脑死亡评估儿童专家组成员。参与多项国自然、省级课题,共同一作发表多篇SCI。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邹有群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10年余。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新生儿及儿童的急危重症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循环、呼吸衰竭及其他常见急危重症的诊疗;熟练掌握多种危重症操作技术,擅长床旁纤支镜检查及治疗,擅长应用床旁B超评估心脏、肺部、膈肌、腹部病情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评估病情、指导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张敏慧
普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广东医科大学。对于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儿童哮喘,儿童肾脏及免疫疾病:如儿童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五全天
赖伟权
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发表多篇省级论文,主持完成1项河源市科研立项。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疑难病、危重症、早产儿的救治,擅长呼吸机应用、循环、呼吸监护、全静脉营养。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邓健
副主任医师
2011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 擅长儿童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疾病:如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门诊时间:每周六全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