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消化内科成功开展河源首例十二指肠内镜全层切除(EFTR)术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9  作者:吉宇然 郑中文  阅读数:21


十二指肠,被誉为消化道的“外科手术禁区”,其壁薄如纸,周边密布大血管和重要器官,在这里动刀,无异于在悬崖边起舞。近日,消化内科团队,在李捷壮、刘烈辉主任的带领下,凭借精湛的内镜技术,成功开展了河源市首例十二指肠球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实现了在“禁区”中的精准“拆弹”,为患者免除了开腹手术的巨大创伤,标志着我市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的微创治疗水平迈上了全新高度。


▲十二指肠毗邻重要血管且组织脆弱易损伤


患者故事:技术带来的真实改变


患者是在一次体检中意外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约2.0cm×1.5cm的黏膜下肿物,病变起源于十二指肠球部固有肌层,不排除间质瘤或神经内分泌肿瘤。按照传统方案,患者需要接受外科腹腔镜手术,甚至可能切除部分胃和十二指肠,创伤大、恢复慢。消化内科团队组织了多学科会诊,经过周密评估,最终为患者量身定制了EFTR微创手术方案。手术过程顺利,肿瘤被完整切除,创面完美闭合。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并饮水,术后一周康复出院,身上仅留下几个微小的穿刺孔迹,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G1级。


▲腹腔镜手术与内镜手术对比


技术亮点:我们的“微创革命”如何实现


1.“主动穿孔”的智慧:与传统手术意外穿孔不同,EFTR是主动、可控的全层切除,确保了肿瘤的完整切除,降低了复发风险。

2.“内镜缝合”的奇迹:手术采用了先进的内镜下荷包缝合技术或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闭合技术,像用绣花针一样,将切开的消化道壁层层对合,完美封闭创面,避免了二次手术。

3.保留器官功能:最大程度保留了十二指肠的完整性和功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远高于传统外科手术。


技术难点:为何被称为“禁区”中的“拆弹”


1.解剖结构复杂:十二指肠球部壁薄,且紧贴胰腺、胆总管、门静脉等重要器官和组织,术中极易引发穿孔、胰漏、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

2.手术操作极致精细:EFTR术要求主动、可控地切透消化道全层,将肿瘤完整“挖除”,再对胃壁缺损进行严密封堵,就像为消化道“补窗”,对术者技术要求极高。

3.团队协作要求高:需要麻醉科、手术室、内镜中心乃至外科团队的全力支持与无缝配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


专家解读 (提升专业权威)


消化内科主任李捷壮主任、内镜中心刘烈辉主任:“EFTR技术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衍生技术皇冠上的明珠,它代表了消化内镜手术领域从黏膜面向浆膜面的变革性拓展。这次手术的成功,证明我们已经有能力在内镜下处理一些以往必须外科解决的复杂疾病,为河源及周边地区患者带来了手术微创化、康复快速化的福音。”


手术组团队郑中文、吉宇然、黄懿波医生:“十二指肠EFTR是业内公认的高风险、高技术难度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稳、准、巧’,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们团队凭借在超声内镜、ESD等技术的深厚积累,实现了精准剥离和完美缝合,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科普园地:什么是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1.并非“胃肠癌”: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罕见肿瘤,与常见的“胃癌、肠癌”(上皮来源)不同。

2.潜在风险: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特别是组织学分级较高时,其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

3.早诊早治:常规胃镜检查是发现黏膜下病变的首要手段,对于疑似病变,需进一步进行超声胃镜(EUS) 检查,以明确其层次和性质。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团队


消化内科始终秉承“微创、精准、快速康复”的诊疗理念,不断挑战技术新高地。此次首例EFTR手术的成功,是我院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受消化道息肉、早癌、黏膜下肿瘤(如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的困扰,欢迎前来咨询问诊,让我们为您提供最前沿、最合适的微创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李捷壮

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1995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经过三年的正规内科轮转培训,于1998年从事于消化专业。2002年在南方医院全国重点学科消化研究所进修。擅长消化性溃疡、上消化大出血、肝硬化并腹水、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治疗,并对胃肠镜检查及诊断有较高的造诣。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郑中文

省医派驻专家、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教学秘书,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临床教师,中国消化内镜学会内痔协作组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镜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分会消化道出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早诊早治协作组委员。致力于内镜下痔疮微创治疗、良性肿物切除及功能性肠病诊治。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发表SCI核心论文数篇,发明国家级实用专利1项,院内新技术4项。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


刘烈辉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10余年,在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发展。对消化内镜及消化内科疾病诊治有较深的见解,尤其擅长消化内镜下早癌筛查、消化内镜检查、诊断及内镜下治疗;并对消化内科常疾病如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肝癌、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胆胰疾病及危重症患者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吉宇然

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2018年暨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河源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擅长慢性肝炎、炎症性肠病、胃癌、肠癌的诊治和内镜下的微创手术,包括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止血、胃肠息肉EMR、消化道早期癌ESD、胃造瘘术等。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