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栏目
- 心血管内科
- 消化内科
- 神经内科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风湿免疫科
- 儿科
- 感染科
- 全科医学科
- 老年医学科
- 血液内科
- 肾内科
- 肿瘤科
- 普通外科
- 泌尿外科
- 脊柱外科
- 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科
- 创伤骨科和手足显微外科
- 神经外科
- 胸心外科和乳腺外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口腔科
- 麻醉科/疼痛科
- 眼科
- 介入血管外科
- 重症医学科
- 妇科
- 产科
- 急诊医学科
- 皮肤科
- 康复医学科
- 肛肠科
- 烧伤整形和创面修复外科
- 输血科
- 中医科
- 临床营养科
- 心功能科
- 内分泌科
- 高压氧科
新闻中心
急诊医学科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急诊医学科暨河源市 120 急救中心是集院前医疗急救、医院急症诊治和急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临床一级科室。科室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设有急诊室(含诊疗室、抢救室、清创室),重症监护室(EICU),观察区和辅助检查室(心电图、X光、B超和检验等)。提供24小时应诊服务,患者救治半径小于30米。
【学科队伍】
急诊科有一支年富力强的急诊医疗护理队伍。共有医疗护理人员5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3名,中级以上医护人员14名。硕士研究生一名,全体医师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医护人员均掌握心肺脑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监护仪和急救药品应用等临床技能,熟悉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急性器官功能衰竭、深静脉穿刺术、休克、脑卒中、急腹症、各种创伤、代谢功能障碍、小儿急症等危重病的救治措施。2013年由急诊科为主组队代表河源市参加广东省急救技能比赛获得了团体三等奖。
【硬件设备】
科室拥有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诊疗仪器,抢救室可容纳10名危重患者,配备了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气管插管箱及各种急救药品和穿刺导管;重症监护床6张,安装了多功能心电监护系统,可对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的监测和分析。观察床16张,全部配备床头吸氧、负压吸引和呼叫装置,方便病人使用。急诊输液厅能容纳60位急诊输液患者。
【技术水平】
急诊医学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相对于有预约的门诊部,急诊科的病人,他们的求诊需要多数是突发的,例如交通事故、中风、孕妇早产等。所以,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电复律、除颤、洗胃等常规的技术操作。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危重、疑难病人充分发挥科主任及护长的业务指导作用,亲自参与管理;定期进行病例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科室完善重点病种的流程表,反复培训,要求每一个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使重点病种的诊治规范化、同质化,提高了救治效率和救治水平。
科室承担规范化培训医师、实习生、进修生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工作,“急诊急救技能提高班”获批2016年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科室相继开展科研项目十余项,如经皮气管切开在急诊的临床运用,急诊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等。科室多年来着重加强了生命绿色通道的功能建设。120 急救电话实行 24 小时接听服务,急救中心配备有五部救护车,保证在接到 120 呼救电话后 5 分钟内出车。对危重病人的现场抢救、途中监护转运、院内救治及专科急诊手术实行序贯的不间断的急救医疗服务。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经常到社区和市级干部培训班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和示范急救技术,提高了社会人群对突发灾难和急病的应对能力。
医院急诊医学科暨河源市 120 急救中心是我市应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是考验一个医院,特别是急诊科综合急救能力的优劣标准,所以我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多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演练,所以在每次处理突发事件时都沉着应对,忙中不乱,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多年来,在救治多起群体性中毒、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突发意外伤害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时刻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安全、快速、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
![]() |
丁美祥 副院长、主任医师 |
急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急诊工作二十余年。2008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进修急诊内科,擅长急诊内外科危重症的综合救治,对毒蛇咬伤和多发伤的救治有丰富经验。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专家组成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医院协会医院科教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医学教育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23年河源市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 |
![]() |
章雄军 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
2001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学本科,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河源市医学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急诊急救工作20余年,200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内科高级进修班学习半年,参与著作编著出版《临床急重症救治与监护》,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余篇。2023年被评为河源最美医生、广东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推荐, 擅长严重创伤、急性中毒、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救治,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 |
易立勋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
2001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临床本科,从事急救医学专业近20年,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急诊与灾难应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毒分会委员,河源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流程及急救技术,如急性左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室速、室颤等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 |
谭明光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
从事急危重症临床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常用急危重症救治技术,对重症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意外伤害(中毒、中暑、蛇毒伤、蜂蛰伤、破伤风、创伤)等急危重症救治有较一定经验。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急危重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学会重症创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源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源会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
![]() |
徐福兴 急诊科主任医师 |
1986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河源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从事急诊医学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内科进修提高班结业,有丰富的急危重症临床工作经验和能力。 |
![]() |
李至兵 急诊医学主任医师 |
工作20余年,2005年-2006年曾在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学习,深圳北大医院神经内科学习,2017-2018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学习,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救治,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 |
曹少雄 副主任医师 |
2006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急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具备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在急诊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上,有一定见解,为患者提供精准救治。 |
![]() |
黄志通 副主任医师 |
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0余年。2019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急危重医学,擅长急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熟悉掌握急危重症救治技术及操作,对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有丰富的临川经验。 |
![]() |
李健平 副主任医师 |
2009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急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具备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在急诊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上,有一定见解,为患者提供精准救治。 |
![]() |
周美嫦 副主任医师 |
2010年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从事急诊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急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具备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