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热敏罐疗法:为老年人开启无痛新生活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20 作者:叶婷婷 黄颖 阅读数:8
近日,老年医学科收治一名82岁的老年患者张伯,患者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长期受腰痛和头晕困扰,这些不适不仅带来痛苦,更影响了他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品质。检查后,中医诊断为:眩晕(气虚湿滞证)。老年医学科联合中医科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除了基础调理,张伯特别体验了科室的中医特色技术——热敏罐疗法,几次治疗后,张伯欣喜地反馈:腰痛减轻了,活动更自如了;头晕昏沉感好转,头脑更清晰了;睡眠质量提升,白天精神更足了。这些改善,正是热敏罐疗法通过温通祛邪、扶助正气,综合调理,帮助张伯恢复健康状态,进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的体现。
老年综合评估(CGA)强调,对老年朋友的健康管理,目标应从单纯“治愈疾病”转向“维持和提升身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中医护理现代化发展,契合“维持老年功能”的核心理念,老年医学科积极引进并开展中医适宜新技术——热敏罐疗法。该技术自开展以来,在帮助老年患者有效管理疼痛(如颈肩腰腿痛)、改善胃肠功能以保障营养吸收、提升睡眠质量恢复精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反馈,成为守护老年健康的有力武器。
什么是热敏罐疗法
热敏罐疗法是在热敏灸技术基础上,创新融合传统罐法(拔罐)精髓,并结合点穴、拨筋、推拿等手法的综合技术。它源于广东省名老中医蔡炳勤教授“肝宜疏运,脾宜温运,调营和血”的思想,核心在于通过温和的温热刺激,调和气血阴阳、疏通经络、祛除影响功能的寒湿邪气、扶助人体阳气,从而支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和自我修复。
核心原理与功能维护
1.“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内在脏腑气血失调会影响外在功能表现,并在体表经络、穴位或筋结处出现反应点(热敏点)。
2.激发系统自愈力,维护功能:通过寻找体表反应点,运用热敏罐进行熨、推、拨、揉、按、点等复合手法,结合艾灸温热效应,激活“气血-经络-脏腑”整体系统,显著增强人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减轻病痛对日常活动能力的限制,帮助维持或恢复行走、进食、睡眠等基本生活功能。
3.手法创新:融合艾灸温煦、按摩松解、刮痧透泄、推拿疏通、拨筋理筋等精华,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复合操作手法,作用层次深,能更有效地改善影响功能的局部障碍(如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
热敏罐如何助力老年朋友维持功能
老年人常因气血渐衰、阳气不足,易受寒、湿、瘀等影响,导致疼痛、胃肠不适、失眠等问题,进而影响其活动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热敏罐疗法的“温、通、调、补”功效,能针对性维护老年患者关键功能:
1.维护活动能力:温通经络,驱散寒湿瘀阻,有效缓解颈肩腰腿痛、关节酸痛,减轻疼痛对行走、弯腰、上肢活动等功能的影响,帮助维持日常活动范围和自理能力。改善局部循环,松解粘连紧张,促进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2.支持营养与消化功能:温运脾阳,调和胃肠气机。改善老年常见的食欲不振、腹胀、呃逆、便溏或便秘等脾胃功能减弱问题,保障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为身体活动提供能量基础,维护体力与活力。
3.保障精力与认知清晰度:通过在背部膀胱经、头部穴位施术,促进心神安定,头脑清明。显著改善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充足优质的睡眠是恢复精力、维持日间活动能力和认知清晰度(如减少头晕昏沉)的关键。
除了上述核心功能维护,热敏罐疗法还广泛用于可能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的多种状况:如寒、虚、湿、瘀等体质偏颇的调理,改善整体不适感;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问题,减少对呼吸功能和社交活动的影响等。
热敏罐疗法作为一项创新中医特色技术,以其舒适安全、综合调理的优势,正成为我们帮助老年朋友管理慢性症状、维持身体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幸福感的优选方案。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位老年患者即使带病,也能最大程度地享受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让我们携手,用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守护您的功能,乐享银龄生活!
科室简介
科室病房目前有单间(长照病房)、及三人间,开放床位38张,科室配备有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心脏除颤仪、无创呼吸机、床边呼叫器、中心供氧、中心吸痰、输液泵、胰岛素泵、振动排痰仪等先进的诊疗和监护设备,病区内设有轮椅、车床、一站式出入院结算机、陪人床、便民箱(内含老花镜、针线、一次性水杯、指甲剪等)等便民措施,病房内设有蹲厕及坐厕两种形式,可满足患者不同住院需求,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让患者安心、舒心。
科室信息: 老年医学科住院部(内科十三楼西区)
▲单间(长照病房)
专家简介
文晓丹
省医派驻专家、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硕士
社会学术任职
•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老年病防治专委会委员
•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老年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老年医学工作10年余,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老年慢病、共病管理,熟悉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各种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多篇。
门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吉伟青
老年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及相关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对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复杂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重症心肌炎、大量心包积液、主动脉夹层分离等心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治抢救工作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肺部疾病急症的处理。熟练掌握心包穿刺术、食道心房调搏术,率先在河源地区开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用rPA溶栓治疗,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刘金锁
副主任医师
1997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疗(本科)系,同年分配于河源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曾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1年。曾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并协同科室进行了多项科研立项。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脑梗塞等老年病科常见疾病累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负责临床带教工作10余年。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胡俊贤
副主任医师
2005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先后在急诊科、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201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进修一年。2020年晋升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等神经科常见疾病及呼吸、心血管常见病的诊治。参与市级基金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黄颖
中医科负责人、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毕业后就职于河源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现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熟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脑病、肺病、月经病等内科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熟悉中医传统疗法如针灸、火罐等的操作。
中医门诊:周一全天、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中医传统疗法门诊: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