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蛇咬伤高发季节!河源人必读的自救攻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6 作者:左曼 阅读数:121
河源,这座地处粤东的城市,山地广袤、水系发达,万绿湖、枫树坝水库等水域星罗棋布,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然而,随着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成了蛇类活跃的天堂,掌握蛇咬伤的预防与急救知识刻不容缓。近日,急诊医学科已陆续接诊4例蛇咬伤患者,经“抗蛇毒血清+内外敷蛇药片”等规范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如何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巧妙避开蛇类威胁,若不幸被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什么是蛇咬伤
蛇咬伤指被蛇牙咬入皮肉,尤其毒蛇咬伤可引发严重后果。其危险程度与患者体型、咬伤部位、蛇毒注入量及送医时间密切相关。以我院接诊病例为例,均为户外活动时被银环蛇、竹叶青等本地常见毒蛇咬伤,所幸因送医及时未出现肢体坏死等重症,切记耽误黄金救治期。
▲蛇咬伤的伤口
蛇咬伤的急救误区
1.用嘴吸毒。用嘴吸伤口毒液,毒液易通过口腔黏膜进入施救者体内,导致二次中毒,千万不可取。
2.切开伤口。自行切开伤口,操作不当易引发大出血、伤口感染,甚至造成肢体坏死,比如杭州曾有患者自行切伤口,最终手指坏死。
3.冰敷或火烧。冰敷会加重局部组织损伤,火烧不仅无法解毒,还会造成严重灼伤、增加感染风险,这两种极端方法都不可行。
4.迷信草药偏方。不同毒蛇毒液成分不同,民间草药偏方未必对症,盲目使用可能延误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最佳时机,加重病情。
5.认为小蛇无毒。刚孵化的小蛇注毒量可能更大,毒性不容小觑,不能因其体型小就掉以轻心。
6.忽视伤口无症状。像银环蛇等神经毒类毒蛇咬伤,早期伤口可能不肿不痛,但几小时后会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病情凶险,所以被蛇咬后,哪怕当时没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蛇咬伤如何正确急救
1.保持冷静。被蛇咬伤后,情绪要平稳,切勿惊慌奔跑,因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会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毒素更快扩散。
2.远离现场。马上离开被蛇咬的地方,防止再次被咬,若蛇咬住不松口,可用树枝等工具轻敲蛇身,让其松口。
3.识别蛇种。在安全情况下,尽可能记住蛇的颜色、花纹、大小、头型等特征,用手机拍照留存更好,这对医生判断蛇的种类、选用对应抗蛇毒血清极为关键。
4.解压除饰。迅速摘掉戒指、手镯、手表等束缚物,防止肢体肿胀后这些物品阻碍血液循环。
5.绑扎固定。在伤口近心端5至10厘米处,用布条、绷带等结扎(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每20至30分钟松解1至2分钟,避免肢体因缺血坏死。
6.冲洗伤口。用大量清水、肥皂水轻柔冲洗伤口15至20分钟,减少伤口处毒液残留,但不要用力挤压伤口,防止毒液扩散。
7.紧急送医。冲洗完伤口,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有蛇伤救治能力、储备抗蛇毒血清的医院。送医途中,让伤肢下垂并低于心脏位置。
▲蛇咬伤绑扎方法
蛇咬伤如何预防
1.环境清理。定期打扫房屋周边,清除枯叶、杂草与杂物堆,减少蛇类藏身之处。像柴草垛、废弃木料堆等,都是蛇类爱 “光顾” 的地方,及时清理能有效降低家中附近出现蛇的几率。
2.户外活动防护。在草丛、树林、山区等蛇类活跃区域,务必穿长袖长裤与高帮鞋,避免皮肤暴露。进行野外工作或徒步旅行时,可携带长棍,边走边 “打草惊蛇”,提前驱赶潜藏的蛇。
3.不要挑衅。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遇见蛇时,保持安静,缓慢后退,不要尝试捕捉、驱赶或挑衅它,给蛇留出自行离开的空间。
4.露营注意。露营要选开阔、干燥、远离水源与杂草的地方搭帐篷,夜间拉好帐篷拉链,睡前检查帐篷内是否有蛇进入。
5.特殊人群防护。从事蛇类研究、养殖等相关行业人员,工作时应穿戴专业防蛇服、手套等装备,并熟知蛇类习性与急救知识。
河源的青山绿水滋养万物,却也让蛇类在夏季迎来活跃期。每一个被咬患者的案例都在提醒我们:防蛇无小事,急救需科学,时间更是生命的关键。那些因及时送医得到规范治疗的患者,得以转危为安;而因迟疑、误用偏方延误救治的悲剧,令人痛心疾首。
作为广东省区域性急诊医疗中心,急诊医学科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诊疗—重症监护”一体化体系,配备充足抗蛇毒血清及专业急救团队,具有丰富的蛇咬伤救治经验。无论是野外咬伤后的紧急处理,还是入院后的精准治疗,急诊医学科都将以专业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若不幸遭遇蛇咬伤,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选择我院就诊,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愿每一位河源市民与游客,都能远离蛇类威胁,平安享受夏日美好时光!
科室简介
急诊医学科是广东省区域性急诊医疗中心,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救治一体化的急救医疗体系。同时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核心科室、广东省二级创伤中心、河源市创伤救治中心的牵头单位、中国地市级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单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救治单位、河源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及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专业基地。
科室设置有急诊预检分诊区、急诊抢救区、急诊诊疗区、急诊手术区、急诊留观区、输液中心、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80多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8人,各级护理人员60多人。科室实行24 小时开诊,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严格执行疾病诊疗常规和危重症抢救流程,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
科室一直着力打造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生命绿色通道,加强急诊医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努力打造高级急诊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在救治多起群体性中毒、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流行性传染病暴发的医疗救治和防控、重大公共活动的医疗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专家简介
章雄军
急诊医学科主任、急诊专业基地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后一直从事急诊急救工作,工作20余年,参与著作编著出版《临床急重症救治与监护》,发表医学专业论文10余篇。擅长严重创伤、急性中毒、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救治,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易立勋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急诊住培基地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
2001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临床本科,从事急诊医学专业20年。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流程及急救技术,如急性左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室速、室颤等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谭明光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2010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急危重症临床工作十余年。对脑卒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重症胰腺炎、重症感染、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意外伤害等急危重症救治有较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