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警惕!田间 “守护者” 农药如何化身 “隐形杀手”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8 作者:左曼 阅读数:135
在田园绿意盎然的背后,农药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 “守护者”,若使用不当或意外接触,便会化身 “隐形杀手”。自5月份以来,急诊医学科接连收治5名农药中毒患者,通过洗胃与催吐、药物治疗、血液净化等处理成功转危为安,后续随访也显示恢复良好。因此,多了解农药中毒知识,多一份警惕,就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保驾护航,避免悲剧发生。
有机磷农药分类
1.剧毒性类(如:甲拌磷)。
2.高毒行类(如:甲基对硫磷、氧乐果)。
3.中等毒行类(如:乐果、敌百虫)。
4.低毒类(如:马拉硫磷、辛硫磷)。
有机磷农药中毒方式及症状
1.口服或误服:最为常见的农药中毒途径。口服较多为患者意有轻生人群,误服多见于儿童误食、醉酒人群,农药存放不当。口服后 多为10分钟至2小时发病,典型症状: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痛,之后又常见头晕乏力。
2.皮肤黏膜吸收有机磷农药:因天气炎热,皮肤汗液较多,毛孔扩大。有机磷农药的特点又是脂溶性较强,轻易透过皮肤黏膜屏障。皮肤接触后常见症状:皮肤瘙痒、红肿、多汗、肌肉震颤等全身症状。
3.呼吸道吸入:常见于通风差时大量使用农药,因空气不流通则空气中有机磷农药浓度升高,易吸入中毒。吸入后常见于:咳嗽、胸闷、呼吸困难,最后头晕头痛,乃至意识模糊。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急救措施
1.立即离开毒源:离开毒源能够避免与农药继续接触,以免加深病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脱掉接触农药的衣物,并且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及毛发,眼部污染者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并且立即前往当地有洗胃条件的医院。
2.洗胃、催吐 :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3.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解毒药物包含胆碱酯酶活性药(例如:氯解磷定、碘解磷定)以及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例如:阿托品)。两类药物联合运用,强化解毒成效。
4.支持性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医院会采取机械通气或血液净化治疗。
如何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
1.对于有机磷农药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农药专柜存放,避免儿童接触,并避免与生活用品、食物及饲料混放。
2.劳作时应穿长筒靴、长袖衣、戴帽子和口罩,劳作后换去衣服,彻底清洗皮肤。
3.禁食被农药毒死的牲畜及家禽。
4.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科室简介
急诊医学科是广东省区域性急诊医疗中心,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救治一体化的急救医疗体系。同时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核心科室、广东省二级创伤中心、河源市创伤救治中心的牵头单位、中国地市级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单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救治单位、河源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及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专业基地。
科室设置有急诊预检分诊区、急诊抢救区、急诊诊疗区、急诊手术区、急诊留观区、输液中心、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80多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8人,各级护理人员60多人。科室实行24 小时开诊,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严格执行疾病诊疗常规和危重症抢救流程,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
科室一直着力打造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生命绿色通道,加强急诊医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努力打造高级急诊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在救治多起群体性中毒、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流行性传染病暴发的医疗救治和防控、重大公共活动的医疗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专家简介
章雄军
急诊医学科主任、急诊专业基地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后一直从事急诊急救工作,工作20余年,参与著作编著出版《临床急重症救治与监护》,发表医学专业论文10余篇。擅长严重创伤、急性中毒、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救治,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易立勋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急诊住培基地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
2001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临床本科,从事急诊医学专业20年。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流程及急救技术,如急性左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室速、室颤等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谭明光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2010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急危重症临床工作十余年。对脑卒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重症胰腺炎、重症感染、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意外伤害等急危重症救治有较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