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6岁患儿反复乏力的背后:认识吉兰-巴雷综合征
来源: 发布时间:2025/7/14 作者:梁珊珊 阅读数:39
近日,一名6岁半男孩因“反复四肢乏力3个月”入院,患儿于3个月前反复发热后,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但儿童和成人均可能发病。通过这个病例,我们来了解这一疾病的症状、治疗和康复关键。
什么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周围神经(如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导致肌肉无力、麻木甚至瘫痪。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如感冒、腹泻),可能与感染后免疫紊乱有关。
儿童GBS的典型表现
1. 进行性肌无力:从下肢开始(如走路不稳),逐渐向上肢蔓延,严重时影响呼吸肌。
2. 感觉异常:手脚麻木、刺痛或疼痛。
3. 反射减弱:膝跳反射等生理反射消失。
4. 自主神经症状: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需密切监护)。
儿科医生提醒:“GBS容易被误诊为普通乏力或低钾血症。如果孩子出现‘对称性’肢体无力,且症状逐渐加重,需尽快就医,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是诊断的关键。”
如何治疗
1.免疫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是儿童GBS的一线治疗。血浆置换: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清除血液中的有害抗体。
2.支持治疗。呼吸支持(若呼吸肌受累)。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帮助肌肉功能恢复)。
儿科医生提醒:“GBS的黄金治疗期是发病2周内。早期干预可显著减少后遗症,家长切勿因症状轻微而拖延。”
预后与康复
多数儿童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完全恢复,但需数月甚至1至2年康复期。少数重症患儿可能遗留肌无力或疲劳感。康复期间需注意:定期随访神经功能评估。循序渐进进行运动训练,避免过度疲劳。
给家长的建议
1.警惕感染后的异常乏力,尤其是对称性肢体无力。
2.GBS不会传染,但需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鼓励积极配合治疗。
3.康复阶段营养要均衡,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GBS虽罕见,但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务必重视早期信号,与医生保持沟通。”通过科学诊治和家庭护理,绝大多数GBS患儿能重返健康生活。如有疑问,请咨询专科医生。
专家简介
王春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
从事儿科重症工作10年余,熟悉儿童危重症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治疗,擅长儿童神经危重症诊治、脑损伤评估,具有国家脑死亡临床、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判定资质。广东省人民医院脑死亡评估儿童专家组成员。参与多项国自然、省级课题,共同一作发表多篇SCI。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邹有群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10年余。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新生儿及儿童的急危重症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循环、呼吸衰竭及其他常见急危重症的诊疗;熟练掌握多种危重症操作技术,擅长床旁纤支镜检查及治疗,擅长应用床旁B超评估心脏、肺部、膈肌、腹部病情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评估病情、指导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张敏慧
普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广东医科大学。对于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儿童哮喘,儿童肾脏及免疫疾病:如儿童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五全天
吴永忠
新生儿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及发展方向: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及儿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尤其擅长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及儿童哮喘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陶威
主治医师
2015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2018年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儿科工作至今。2021年取得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擅长小儿呼吸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儿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擅长新生儿危重症救治,特别是早产儿管理。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完成2项河源市科技局科研项目。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