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分泌科与眼科联手,守护您的光明未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3/28  作者:柳杨  阅读数: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作为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理机制主要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视网膜血管损伤密切相关。持续的高血糖环境可引发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动脉瘤形成、出血及渗出,严重时可进展为视网膜脱离,最终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甚至失明。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视网膜病变。然而,由于早期病变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最佳干预时机。因此,强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及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内分泌科:控好血糖,源头“掐断”病变


1.治疗重点:全方位管理身体状态。①控制血糖: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比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来把血糖控制好。目标是让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到7%以下。②管理血压和血脂:血压要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坏胆固醇(LDL-C)要低于2.6毫摩尔/升,这样可以减少血管的进一步损伤。


2.护理要点。①教会患者监测血糖:告诉患者怎么正确用血糖仪,怎么记录血糖数据,还要学会识别低血糖的症状,比如心慌、出汗。②调整生活方式:制定低升糖指数(GI)的饮食计划,建议每周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③坚持用药:一定要按时吃药、打针,不要自己随便停药或者调整剂量。



眼科:精准治疗,保住视力


1.诊断和分期。①检查手段:通过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来看黄斑水肿的情况,荧光素血管造影则能找出血管缺血的地方。②分期治疗。非增殖期(NPDR):主要是定期复查,同时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增殖期(PDR)或黄斑水肿:可以用抗VEGF药物(比如雷珠单抗)打到玻璃体里,或者用激光封闭渗漏的血管。如果病情很严重,可能需要做玻璃体切除手术。


2.护理重点。①术后护理:激光治疗后不要做剧烈运动,注射药物后24小时内要保持眼部清洁,还要监测眼压。②正确用药:教患者怎么正确滴眼药水,比如轻轻拉开下眼睑,避免药水碰到眼球。③症状预警:如果出现飞蚊症增多、视野缺损等情况,一定要马上就医。



跨科室合作:1+1>2的守护力量


1.信息共享。内分泌科把血糖波动情况告诉眼科医生,这样眼科医生可以更好地判断治疗时机,比如等血糖稳定后再做激光手术。

2.联合管理。确诊了DR的患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眼底,内分泌科也会同步调整降糖方案。

3.患者教育。告诉患者“控好血糖就是保护眼睛”,指导患者日常怎么管理。


患者自我管理清单


1.血糖监测。每天记录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眼部自查。每月单眼交替遮盖,如果发现看东西变形,马上就医。

3.饮食口诀。记住“三低一高”(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深色蔬菜,比如菠菜、胡萝卜。

4.运动安全。避免举重、蹦跳等升高眼压的运动,推荐散步、瑜伽等温和的运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内分泌科控好血糖、保护血管,眼科精准治疗、保住视力。通过跨科室合作和患者的积极参与,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延缓视力丧失。记住:今天把血糖控制好,明天就能看得更清楚!


专家简介


何金

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学士,中医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暨南大学高级研修班结业。2009年中山二院进修内分泌学。从事内科、内分泌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糖尿病及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及部分内分泌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营养科兼职医生。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李仁芳

眼科主任、主任医师

 

 曾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四次,获国家医学发明专利一项,在国家级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近二十篇。2017年入选广东省岭南名医录。擅长手术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 工晶体植入术,准分子激光手术,抗青光眼术,眼底激光光凝术,泪道再通术,眼外伤修复术,眼部肿瘤切除术,玻璃体切除术,斜视矫正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眼表疾病手术,眼部整形、美容术等等。此外,尤其精通少年儿童视力问题的诊治,可为高难度近视、远视、散光及斜弱视患儿进行个性化屈光矫正。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日全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