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科学解析更年期密码
来源: 发布时间:2025/3/9 作者:曾秋兰 阅读数:867
年过40,对于女性而言,是个很大的分水岭。有些人开始频繁失眠、多梦、潮热、盗汗。更让人烦恼的是,总是无法控制自己,乱发脾气,让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更加恶劣。长期恶性循环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而有些女人,即使年过40,也依然活的貌美如花、气质在线、优雅依旧。其实这些都是由于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体内激素改变导致的。这个变化的过程是每个女性都无法回避的生理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
更年期的本质:卵巢功能衰退
女性卵泡数量随年龄增加不断减少,一般在31岁以后,女性生育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下降,35岁后,卵泡减少的速率更快,50岁左右时剩大约1000个,“更年期”的根本原因是卵泡数量的减少,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更年期其实是人类长寿的产物,是女性健康的转折点。多数女人更年期始于40岁左右,止于6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也是老年疾病的萌发期。
更年期早期信号:月经异常
随着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周期一般会先缩短,再延长,接着经期长短不一、闭经等表现。
40岁以上的妇女,在10个月内发生两次相邻的月经周期长度的变化≥7天,就可以考虑自己进入更年期了,这也是最简易的判断标准。
但不是所有的月经异常都是更年期造成的。需联合性激素的测定就可以确认及评估更年期状态。
更年期的改变: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1.看得见的症状。当雌激素水平骤降,更年期女性全身系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多数人首先表现为月经紊乱。激素下降相关症状开始出现。
2.看不见的风险。①骨质流失、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②血脂升高和心脑血管疾病;③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等。
更年期的自我诊断
1.预测指标。①家族遗传:祖母、母亲、同胞姐姐出现围绝经期的年龄可以作为孙女、女儿、妹妹进入更年期年龄的预测指标;②初潮年龄:月经初潮年龄与围绝经期年龄是负相关,即初潮年龄愈早,围绝经期(绝经)年龄愈晚;③月经紊乱现象:月经改变的表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月经间隔时间长、二是月经不规则、三是突然停经;④围绝经期先兆:潮热、出汗、乳房胀痛、烦躁、焦虑、头痛、失眠、多梦等。
2.女性“更年期”自我诊断评定表
更年期是否需要干预
更年期来了,需不需要干预呢?事实上,积极且科学干预措施可以让围绝经期女性获得更高质量中老年生活,对延缓衰老、维持健康有重要帮助。更年期科学干预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全谷物纤维、足量蔬菜和水果、每周2次鱼类食品、控糖、少油、限盐、限酒、戒烟、足量饮水。
2.坚持运动。每日规律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另加2至3次/周抗阻运动。
3.心理疏导。作息规律,如果出现焦虑、抑郁,要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
4.药物长期管理。有更年期相关症状,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药物控制更年期症状和预防老年性疾病。
结语
积极面对更年期,不单纯是关心中年女性的疾病问题,还应该使她们能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方式,让女人40也能一枝花!
专家简介
徐州栋
妇产科主任兼妇科主任、妇科主任医师
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熟练掌握妇科良恶性疾病诊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疾病、子宫内膜病变、肿瘤化学治疗及综合治疗等疾病),致力妇科微创手术(宫腔镜、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及阴式手术。2021年度岭南名医,获河源市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主持完成市级项目两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全天
江碧艳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1989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多年,曾多次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进修学习,临床经验丰富,熟悉妇科各种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妇科各种手术操作,包括妇科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及阴式手术等。
门诊时间:每周二、五全天
张苑平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病变等良性肿瘤,擅长开腹以及腹腔镜下,施行附件切除,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剔除,全子宫切除,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等。
门诊时间:每周一、四全天
曾秋兰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妇科内分泌、宫内疾病及宫颈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擅长妇科月经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宫内疾病、宫颈早期病变诊治。曾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诊治、妇科内镜、阴道镜等,多次参加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组织的宫内疾病诊治培训班。熟练掌握妇科常见病的诊治及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