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新生儿听力筛查,给孩子一个“听”得见的世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3/1  作者:叶娜  阅读数:657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伴随着家人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当宝宝第一次用清澈的眼睛注视世界,第一次用稚嫩的笑声回应父母,这些珍贵的瞬间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基础——健康的听力。然而,在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新生儿存在先天性听力障碍,若未能早期发现和干预,这些孩子可能因“无声世界”而错过语言发育的黄金期,甚至影响认知、社交和心理健康。


听力筛查:新生儿的第一道“声音安检”


1.“听”是语言和认知的起点。婴儿出生后0-3岁是语言发育的关键窗口期,若听力障碍未被及时识别,孩子可能因无法感知声音而丧失模仿语言的能力,导致“十聋九哑”的悲剧。


2.先天性耳聋≠肉眼可见。许多听力损失是隐匿的:有的孩子仅对高频音不敏感,有的单侧听力受损,但日常表现可能正常。仅凭家长观察,漏诊率高达50%以上。


3.黄金干预期在6月龄前。国际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儿童若在出生后6个月内接受干预(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语言发育能力可接近正常儿童;而超过6个月干预,效果将大打折扣。


筛查全流程:简单,却意义重大


我国推行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采用“初筛-复筛-诊断-干预”四步法,技术成熟且安全无创:


1.初筛(出生后48小时)。使用耳声发射(OAE)设备,5分钟内即可完成,宝宝只需安静入睡。


▲耳声发射(OAE)设备筛查中


2.复筛(出生后42天内)。初筛未通过的婴儿需再次检查,使用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设备,排除因耳道羊水残留等暂时性因素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设备筛查中


3.诊断(3月龄内)。复筛未通过者需转诊至听力诊断中心,通过更精准的检查明确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4.干预(6月龄前)。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并配合语言康复训练。


常见误区


误区1.“家里没人耳聋,孩子肯定没问题”。事实:60%的先天性听力障碍与遗传无关,孕期感染、缺氧、高胆红素血症等均可能导致耳聋。


误区2.“筛查没通过,孩子就聋了”。事实:初筛未通过仅提示需进一步检查,约90%的复筛宝宝最终结果正常。


误区3.“孩子对关门声有反应,听力肯定正常”。事实:中高频听力损失的孩子可能对低频声音(如拍手、关门)有反应,但对说话声(尤其是高频辅音如/s/、/sh/)不敏感。


致家长:用行动守护孩子的“未来之声”


1.主动配合筛查。出生后务必完成初筛,若未通过及时复查,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2.重视日常观察。即使筛查通过,若发现宝宝3月龄不会寻找声源、6月龄不会发出“baba”“mama”等音节,需立即就医。


3.拒绝过度焦虑。现代医学已能通过助听技术、人工耳蜗和康复训练,帮助绝大多数听障儿童正常学习和生活。


每一份筛查报告,都是给孩子的一份承诺。  我们无法预知生命的轨迹,却能用科学的筛查为孩子的未来铺就一条清晰的道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听见妈妈的呼唤、雨滴的轻响、音乐的旋律——这不仅是医疗工作者的使命,更需要每一位家长的参与。


专家简介


任媛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危重症及早产儿的救治,儿童神经发育评估,儿童保健。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三全天


吴永忠

新生儿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及发展方向: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及儿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尤其擅长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及儿童哮喘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赖颖瑜

新生儿病区副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新生儿疾病诊治;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治,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小儿喘息性疾病;儿童呼吸内镜介入技术。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叶娜

新生儿科护士长


 专注新生儿危重症护理、高危儿精细化管理,获取新生儿PICC置管及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