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据“屎”识“事”——识破宝宝便便里的小秘密
来源: 发布时间:2025/4/7 作者:黄伟芳 阅读数:86
初为父母,宝宝的每一刻都牵动心弦——从第一次微笑到每一次啼哭,新手爸妈的喜悦与担忧总是相伴而行。而在所有育儿细节中,宝宝的便便颜色与状态,更是成为判断健康的重要"晴雨表"。那么,如何分辨哪些是正常现象,哪些需要提高警惕?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今天,让我们以科学视角揭开宝宝便便的奥秘,帮助新手爸妈掌握关键健康信号,在育儿路上多一份从容与安心。
宝宝正常大便的颜色
宝宝正常大便的颜色,与宝宝身处的月龄阶段或饮食结构有关。
1.墨绿色粘稠大便(新生儿胎便)。一般情况下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第一次排出。在随后的2-3天时间里,大便颜色从墨绿色逐渐变浅为深黄绿色,最终变成黄色、金黄色等。
2.金黄色软便(纯母乳喂养宝宝大便)。偶尔可能会因为妈妈吃了不常吃的食物,宝宝的大便颜色产生一些变化,但只要宝宝无其他不适,且生长发育趋势正常,家长就不必过于在意。
3.土黄色大便(人工喂养宝宝大便)。颜色往往会比只吃母乳时的更深一些。此外,受到添加辅食的影响,大便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其他颜色,例如添加绿叶蔬菜时,大便会比平时偏绿;吃了火龙果之后,大便可能会出现红褐色或紫红色;吃了胡萝卜之后,大便里可能会出现橙红色等等。
宝宝正常的大便颜色应该是以黄色系或棕色系为基础色,偶尔因为食物影响而出现的颜色偏差,都是正常的。
宝宝异常大便的颜色
1.绿色大便。特征:颜色呈绿色,粪便量少,粘液多,哺乳时或哺乳后宝宝啼哭。原因:宝宝进食太少而造成的饥饿性腹泻。处理: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较好、各项发育指标也正常,没有出现奶瓣和粘液,就只是淡绿色的大便,爸爸妈妈就不必太过于焦虑。但是,如果宝宝的大便不仅在形状上有改变,在颜色上呈现墨绿色甚至发黑、气味发臭、排便次数高于或低于平时的规律,甚至出现便秘或拉稀便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2.泡沫样大便。特征:棕色水样大便,带有泡沫。原因:宝宝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或者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情况。处理:调整饮食,给宝宝少吃糖,控制米面摄入,多饮水。如果是食物过敏或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奶粉或食物。
3.蛋花样大便。特征:黄色蛋花汤样,并带有白色小块,伴少量粘液。原因:可能是受凉、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腹泻,也可能是患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处理:控制宝宝饮食,可口服补液盐。若是病毒性疾病出现脱水,需及时就医。出现灰白色大便,柏油样大便,鲜红色血便,果酱样大便,粘液脓性鲜血便,家长一定要及时就医。
4.便秘。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干燥,常常几天排便1次,可伴有哭闹不安、腹胀的表现,需先排除先天性外科性疾病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腹部按摩等没有缓解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身体状况不同,大便的性状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家长对宝宝的大便有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专家简介
任媛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危重症及早产儿的救治,儿童神经发育评估,儿童保健。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张敏慧
普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广东医科大学。对于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儿童哮喘,儿童肾脏及免疫疾病:如儿童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五全天
吴永忠
新生儿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及发展方向: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及儿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尤其擅长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及儿童哮喘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欧阳科
儿童重症监护病区负责人、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危重症监护及救治;小儿癫痫、生长发育迟缓及脑瘫康复;儿科呼吸道疾病(重症肺炎、慢性咳嗽)及儿童哮喘病防治。
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