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科普】孩子发烧怎么办?儿科医生教你正确应对

来源:儿科  发布时间:2025/7/25  作者:苏钿  阅读数:25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了您能了解孩子发热的相关知识,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照顾,使孩子早日康复,请仔细阅读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护理。


病因


发热又称体温过高,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37.5℃可称为发热。



临床表现


1.在体温上升期,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表现为寒战、面色苍白、自觉发冷以及口渴。

2.高热平衡期时,皮肤潮红、皮温升高,尤以面部最为显著,心跳和呼吸频率加快,病人出汗且口渴。此阶段病人可能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昏、嗜睡、不安,严重高热者还可能出现谵妄、神志不清、幻觉、行为异常等,甚至伴有抽搐。

3.体温下降期,病人皮肤潮红、出汗增多,精神症状逐渐消失,身体感觉轻松,但依然较为虚弱。


治疗


1.物理降温:是一种可反复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可用于低热及中等热或有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包括以下方式:①头部湿敷方法:将温毛巾敷于头部,待毛巾变暖后更换。 注意:胸部、腹部、足底部不可放冰袋及温湿毛巾,以防止心率减慢或腹泻。②降温贴:适用于低热或中等热的发热患儿,贴于额头或腋窝、腹股沟处均可,避开汗液或毛发的地方,冷藏后使用效果更佳,使用4-8小时后及时更换。



2.药物降温:遵医嘱使用适当退热剂。①布洛芬: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及抗炎功效,且副作用较少。该药起效时间平均为1.16小时,退热持续时间平均为5小时。剂量需按体重计算,每隔4至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通常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开始起效,体温逐渐下降,并在1至2小时达到最佳退烧效果。②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退热药物,不会引起胃肠道刺激或出血,且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然而,若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肝毒性。该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两个月以上婴儿及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


健康教育


1.体温监测。①体温>38.5℃者至少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根据病情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物理或药物降温处理30分钟后复测体温。若药物降温2小时后体温仍>38.5℃或反复高热者,应及时就医。②预防发生惊厥,做好安全防护。有热性惊厥史者,应及早告知医生,根据病情尽早降温处理。


2.饮食。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少量多餐;②母乳喂养婴儿增加喂奶次数,较大儿童可口服补液盐或少量多次饮水,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可选择患儿喜欢的新鲜果汁饮料。③对较长时间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或鼻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3.休息。①保持休息环境安静,室温适宜,空气流通。卧床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②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4.皮肤黏膜保护。①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在晨起、餐后、睡前漱口。②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棉质透气性好的衣服,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5.健康指导。

①环境与休息。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摄氏度,湿度在50%-60%。每天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孩子直接吹风。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可以在孩子休息的地方放一些柔软的抱枕,让孩子感觉舒适。

②病情观察与心理护理。观察症状:仔细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惊厥、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心理护理:体温上升期,患儿可出现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此时患儿可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家长应陪伴患儿,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患儿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

③皮肤与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退热期患儿可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为患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给予孩子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合理膳食,生活要有规律,较大的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家里常备退热药物,必须遵照医嘱用药且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


常见误区澄清


❌ 发热会烧坏脑子?

除非超高热(>41℃)或脑炎等疾病,普通发热不会损伤大脑。

❌ 退热贴能退烧?

仅局部降温,效果有限,过敏体质儿童慎用。

❌ 输液退烧更快?

除非无法口服或严重脱水,多数情况口服药物即可。



记住:发热是症状而非疾病,家长需冷静观察,科学应对! 转发给家人,育儿路上不焦虑!(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处理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