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科普】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

来源:儿科  发布时间:2025/7/24  作者:黄伟芳  阅读数:54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被食物或其它物品卡到气道的突发情况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当造成气道异物阻塞时我们该如何施救?别慌,一个温暖的环抱就能创造奇迹——它就是被称为“生命的拥抱”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掌握这项技能,或许就能在危急时刻挽救一条生命!



一、判断与呼救:突然无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手抓咽喉部,立即求救并开始施救!


误区示范:

❌ 不要盲目拍背!可能使异物落入更深的右支气管。

❌ 不要提脚倒立!婴儿脊柱易损伤,且重力作用弱于气流冲击。

❌ 不要喝水进食!液体可能让坚果等膨胀,彻底封堵气道。



二、分龄急救:从婴儿到青少年的科学操作



婴儿(1岁以下):“背击胸压法”


步骤详解(基于AHA美国心脏协会指南):

1.支撑体位:使婴儿面部朝下,前臂托住婴儿,将其靠在自己的膝盖或大腿上,婴儿头低于胸,用手固定婴儿下颌。

2.五次背击:用掌根在两肩胛骨间快速叩击5次,每次需要用足够的力量拍击。

3.翻转胸压:换手臂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将婴儿翻身,使其仰卧在施救者手臂上,保持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将两指放在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稍下方的胸骨上,快速按压5次,大约每秒1次。

4.继续背击和胸压:当梗阻没解除时,不断重复背击和胸压的组合操作,直至梗阻解除(孩子开始咳嗽、哭泣、喘息等)或者急救人员到场。 

5.如果发现婴儿失去反应,应立即停止背击和胸压,改为心肺复苏。


儿童(1岁以上)及成人:“剪刀石头布”腹部冲击法


通过冲击上腹部→膈肌上抬→胸腔压力骤增→形成人工咳嗽的气流,将异物排出。



标准化操作:操作者站立或跪在儿童身后,并将双臂环绕在儿童腰部,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向内、向上,快速冲击,直到异物排出。若儿童失去反应,应立即改为心肺复苏。



1.剪刀:食指、中指并拢,放在肚脐上方进行定位,即脐上两横指。

2.石头: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定位点上。

3.布:另一只手掌包住拳头,用向内、向上的力量快速冲击儿童腹部。


三、预防策略:让急救法“无用武之地”


高危禁区:3岁以下避免食用整粒坚果、果冻、爆米花。

教养秘诀:吃饭时“四不原则”——不跑、不笑、不逗、不追喂。

结语:急救不是终点,而是守护的开始

温馨提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不适用鱼刺卡喉,需前往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