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早产儿的生命拥抱:袋鼠式护理

2025/7/23 浏览次数:80

在新生儿科的无菌暖箱里,胎龄仅30+1周、出生体重仅1公斤的“花花”小公主,已顽强地度过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月。这个小小的“爱哭包”,却有着神奇的安抚密码——只要投入温暖的怀抱,哭声便瞬间止息。此前,我们曾多次联系家人,期盼能为花花带来珍贵的袋鼠式护理,但因妈妈产后恢复需时间、爸爸忙于生计而未成行。今天,刚出月子的宝妈不顾疲惫,第一时间奔赴花花身边,终于将这份迟来的“爱的抱抱”献给了她的小公主。奇迹在怀中发生:从初时的烦躁哭闹,到依偎妈妈胸口后的呢喃、安静、直至甜甜安睡……宝妈轻柔的哼唱与拍抚,写满了满足与欣慰。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花花原本偏快的心率逐渐平稳,血氧饱和度稳定如常——这不仅是生理指标的改善,更是母爱创造的奇迹。此刻的花花,定是在妈妈的心跳声中,做着最安稳、最甜美的梦。

 

什么是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KMC),又称皮肤接触护理,是一种模仿袋鼠育儿方式的护理方法。父母将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裸露于胸前,通过持续的皮肤接触,让婴儿感受心跳、体温和呼吸的节奏,模拟子宫环境,从而提供温暖与安全感。这一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哥伦比亚,最初用于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后因其显著效果被全球推广,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重要护理手段。

 

科学依据与核心原理

袋鼠式护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母婴(或父婴)的肌肤接触,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调节:  
1.生理稳定性。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弱,皮肤接触可减少热量流失,维持体温稳定,同时稳定心率、呼吸和血氧浓度。  
2.免疫与发育。母亲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可通过接触传递给婴儿,帮助建立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此外,亲密接触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体重增长和神经发育。  
3.情感连接。母婴间的触觉、声音和气味互动能激活“依恋反射”,缓解分离焦虑,增强安全感。

 

袋鼠式护理的六大益处

 

 

如何正确实施袋鼠式护理

1.环境要求。

 

2.父母准备。

 

3.操作步骤。
①姿势调整:父母半躺(约60度),将婴儿以“蛙形”姿势垂直贴于胸前,头偏向一侧,确保气道通畅。  
②皮肤接触:婴儿仅穿尿布,与父母胸腹大面积接触,用毛毯覆盖背部保暖。  
③互动与喂养:轻声说话、哼唱或抚摸,当婴儿出现觅食反射时可尝试哺乳。  
④持续时间:首次至少60分钟,逐步延长至每天数小时,出院后可持续进行。

 

 

注意事项与适用人群

1.适用条件。
①婴儿: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经医生评估后可实施。
②父母:无呼吸道或传染性疾病,体力充足且情绪放松。

2.风险防范。
①避免遮住婴儿口鼻,密切观察呼吸与肤色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  
②首次操作需医护人员指导,避免父母疲劳或姿势不当,学会之后宝宝出院回家可在家进行。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袋鼠式护理列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首选干预措施。2024年“世界早产儿日”更以“有爱,有未来——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为主题,呼吁全球推广这一方法。

袋鼠式护理不仅是一种医学手段,更是爱与生命的传递。它用最原始的温暖,为早产儿筑起一道生命的屏障,也为家庭注入希望与力量。随着科学普及与医疗支持体系的完善,这一“温柔革命”将继续守护更多脆弱的新生生命。

 

专家简介

王春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

从事儿科重症工作10年余,熟悉儿童危重症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治疗,擅长儿童神经危重症诊治、脑损伤评估,具有国家脑死亡临床、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判定资质。广东省人民医院脑死亡评估儿童专家组成员。参与多项国自然、省级课题,共同一作发表多篇SCI。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邹有群
省医派驻专家、儿科副主任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10年余。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新生儿及儿童的急危重症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循环、呼吸衰竭及其他常见急危重症的诊疗;熟练掌握多种危重症操作技术,擅长床旁纤支镜检查及治疗,擅长应用床旁B超评估心脏、肺部、膈肌、腹部病情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评估病情、指导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张敏慧
普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毕业广东医科大学。对于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儿童哮喘,儿童肾脏及免疫疾病:如儿童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五全天

 

吴永忠
新生儿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及发展方向: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及儿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尤其擅长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及儿童哮喘疾病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欧阳科
儿童重症监护病区负责人、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危重症监护及救治;小儿癫痫、生长发育迟缓及脑瘫康复;儿科呼吸道疾病(重症肺炎、慢性咳嗽)及儿童哮喘病防治。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赖颖瑜
新生儿病区副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新生儿疾病诊治;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治,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小儿喘息性疾病;儿童呼吸内镜介入技术。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