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手术虽然改变了我们的身体,但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会下降。相反,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优雅地与造口共存,享受和以前一样的生活。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指南,帮助你更好地适应造口术后的生活。
▲河医伤口造口护理团队
72岁的黄阿婆2021年10月因“结肠穿孔”入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病痛,她和家人陷入了焦虑之中。幸运的是,黄阿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安排下,迅速完成了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为她成功切除了病灶,同时也为她搭建了新的生命通道——结肠造口。术后,黄阿婆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身体恢复良好,最终顺利出院。
▲国际造口治疗师丘丽为黄阿婆更换造口袋
2021年至今已4年余,黄阿婆用细心与毅力守护着造口,从未懈怠。在时光的长河中,她用自己的双手,将生活的重担扛起,坚持自理生活,用行动证明,即使面对困境,也能绽放生命的光彩。黄阿婆的故事,是坚韧与希望的赞歌,激励着我们,无论遭遇何种风雨,都要勇敢前行,拥抱生活的美好。
▲结肠单腔造口
日常护理:保持清洁与舒适
1.清洁造口。每天至少清洁一次造口及其周围皮肤。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避免使用酒精、碘伏或肥皂等刺激性液体。清洁后,用干净的软布或纸巾轻轻拍干皮肤,确保完全干燥。
2.更换造口袋。选择合适的造口袋至关重要。根据造口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尺寸,确保造口袋能够紧密贴合皮肤。一般建议每3-5天更换一次造口袋,但如果发现有渗漏,应立即更换。更换时,一手按压皮肤,一手轻轻揭除造口底盘,从上向下慢慢去除。然后,检查造口底盘、黏膜及周围皮肤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饮食管理:健康饮食,轻松生活
1.均衡饮食。术后早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造口堵塞的风险。同时,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2.避免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辛辣、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引发不适。此外,减少易产气食物的摄入,如豆类,可以减少对造口的刺激。
心理调适:积极心态,拥抱生活
1.正视造口。接受造口的存在,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负担。通过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造口术后的生活。
2.寻求支持。面对造口带来的心理压力,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或加入造口患者支持团体,与同龄人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生活调整:享受自由,无拘无束
1.适度运动。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要注意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等,以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风险。
2.日常活动。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注意保护造口,避免外力直接撞击或摩擦,造成损伤。此外,穿稍宽松的衣服,系腰带时避开造口位置。
3.旅行与社交。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外出旅行。出门前准备充足的造口护理产品,并随身携带。旅行过程中注意饮食,可以备用止泻药物。
此外,手术切口愈合、体力恢复后,可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定期复查是保障造口健康的重要环节。如果出现腹部绞痛、持续恶心呕吐、造口大小和颜色的异常改变、不明原因的造口袋持续渗漏、造口处大量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我院目前有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共5名,在院内实施片区负责制,及时处理院内会诊,为住院患者排忧解难。通过小组同心协力,全院患者造口问题,压力性损伤问题得到良好的持续发展,工作受到全院医护人员好评。
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团队中,每一位护士都是伤口造口患者康复路上的守护者,她们为患者提供最有温度的护理,她们用用双手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力量。展望未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团队将继续秉承着“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高专业、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展现新时代护士的风采与担当。
就诊指南
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开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周四、周六
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诊室地点:门诊二楼三区
联系电话:0762-3185765
预约挂号方式:关注“河源市人民医院”微信服务号,选择挂号服务-预约挂号-护理门诊-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进行挂号。
专家简介
司丕成
普通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郑州大学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从事普外科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胃癌、结直肠癌的外科规范化手术治疗。对胃肠,腹壁疝外科微创外科手术有一定造诣,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河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周六上午
李丹
胃肠外科和疝外科护士长、国际造口治疗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丘丽
胃肠外科和疝外科主管护师、国际造口治疗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周六全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