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介入血管外科收治一例因“反复腹痛2月余”的女性患者。患者自诉近2月余间,有反复间断的下腹痛,为阵发性钝痛,主要为双侧下腰部疼痛为主,站立及蹲坐、同房时疼痛明显,平卧位时减轻,期间偶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其他不适。患者期间辗转河源多家医院,并就诊妇科、泌尿科、普外科等数个相关科室,完善胃肠镜、妇科、泌尿外科等对相关检查,并予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几经辗转,患者慕名前来我院介入血管外科,李立涛主任认真研判,高度怀疑该患者可能为盆腔淤血综合征,遂将患者收治入院检查治疗。
术前增强CT显示患者卵巢静脉丛及子宫静脉丛迂曲扩张,符合盆腔淤血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我科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完善患者的术前检查,择期安排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术中造影显示盆腔静脉迂曲扩张并有丰富的交通支。
术中找到并弹簧圈栓塞迂曲扩张的左侧卵巢静脉,并栓塞右侧迂曲扩张的子宫静脉,栓塞后再次造影,未见造影剂滞留。
患者术后第二天便觉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正常站立及蹲坐无明显腹痛,轻松愉悦的心情挂在脸上,一扫往日的愁眉不展,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困扰家人的烦恼也一扫而光,术后已安全康复出院。
盆腔淤血综合征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种以盆腔疼痛、性交痛、尿急等为表现,病史>6个月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卵巢静脉、盆腔静脉反流或者阻塞引起的,可以伴有外阴、会阴、下肢等部位浅静脉曲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和白带增多和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
高危人群
盆腔淤血综合征多发生于20至45岁育龄妇女,极少在绝经前期和绝经后发生,症状多于久站、性交、月经期等加重。由于认识上的限制和诊断上的困难,临床上PCS 常被漏诊或误诊,长期反复发作的症状,可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治疗现状
由于PCS致病因素的多样性,目前其引发CPP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PCS首选的治疗方法。介入腔内治疗具有微创、病人舒适度高、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原发性反流性PCS,栓塞治疗主要是栓塞引起反流的静脉以及宫旁静脉,目前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其安全、有效,术后达到60%至100%的症状缓解率。
介入血管外科简介
介入血管外科是目前河源地区唯一一个以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肿瘤介入手术为主的专业科室。目前常规开展了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的介入和开放手术、外周动静脉的介入和开放手术、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TIPS手术、各种血管出血和血管栓塞的手术、肿瘤的介入治疗、复杂血透通路的各种维护手术等,尤其在复杂的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病变、消化道出血的开放和介入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多项高难度手术在省内排名靠前。
义诊专家简介
李立涛
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介入血管工作多年,擅长主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开放和介入手术,包括下肢动、静脉开放和介入手术,下肢浅静脉曲张微创手术,血透患者透析通路各种复杂手术,内脏动脉瘤介入手术等;以及前列腺增生的介入治疗,肝脏肿瘤子宫肌瘤等介入综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TIPS手术等。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曾桂强
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从事介入血管工作多年,擅长外周血管介入及综合介入,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术,肝癌综合治疗(包括TACE,消融,免疫治疗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如消化道出血、咯血、肾出血等)的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治疗等。同时擅长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及传统手术等。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易江枫
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201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并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取得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熟悉心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大动脉疾病、外周动静脉疾病等。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张德聪
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等常见病的治疗、血透通路的建立及维护。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王宏磊
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熟悉介入血管科常见病、危重症的诊治、如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曲张、上肢动静脉瘘的建立等。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