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河源市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技术、消化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技术的提升与交流,3月20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紫金县人民医院承办的 “河源市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基层交流会议暨消化内镜技术推广第三站”在紫金县人民医院成功召开。活动由紫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荫坤主持。
▲活动现场
我院消化内科主任李捷壮、省医派驻专家郑中文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刘烈辉、消化内科副主任吉宇然,紫金县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卢远斌、医务科科长温济科、消化内科主任钟可荣等专家出席授课,紫金县人民医院100余位医生同道参加会议。
我院消化内科主任李捷壮以"专科建设与技术革新"为主题为活动致辞,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我院消化内科学科发展的创新成果。李捷壮主任从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的高度,深入阐释了人才梯队培育与高端设备引进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分享了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US(超声内镜)等前沿微创技术的突破性临床应用。通过详实的临床数据与典型案例,李捷壮主任创新性提出"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健康管理新范式,深刻论证了该模式对提升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率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他强调了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区域疾病防治网络建设中的战略意义,并对河源市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了权威解读与专业指导。
在本次高规格学术交流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消化病学前沿技术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智慧碰撞。郑中文副主任率先作《消化内镜在肿瘤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消化内镜诊疗的规范化临床路径,并基于丰富临床实践分享了典型病例的精准处置经验。
随后进入专题研讨环节,消化内镜中心刘烈辉主任以《ERCP技术的临床应用》为题,从操作流程标准化、适应症精准把握、并发症防控策略等维度,全方位剖析了ERCP技术的临床应用精髓。李斌副主任医师聚焦《食管早癌放大染色内镜理论基础及诊断》,结合高清内镜影像,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早癌病灶的形态学特征与鉴别诊断关键点。最后,吉宇然副主任通过《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的规范化治疗》的实战案例演示,从注射剂量精准调控、穿刺位点优化选择等核心技术环节,全面展示了规范化治疗的操作要点与临床价值。
整场研讨内容前沿、案例翔实,充分展现了消化内镜技术在疾病精准诊疗中的创新突破与广阔前景。
本次学术盛会作为河源市"强基层·促同质"消化专科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战略支点,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前沿技术推广,有力推动了基层医疗机构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能力的跨越式提升,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基层百姓,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紫金站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消化内镜技术下沉基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提供了示范样板。展望未来,河源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将持续深化消化内镜技术推广专项行动,通过系统化培训、标准化建设、同质化管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域覆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精准、高效的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服务,助力健康河源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