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省医在河源,名医在身边】胸外科微创施术治愈胸腔巨大梭形细胞肿瘤患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5/17  作者:胸外科 彭勇  阅读数:1543

近日,我院胸外科成功为一名罹患胸腔巨大肿瘤的患者施行了微创切除手术,术后患者疼痛缓解,顺利出院。

患者为47岁女性,1月前因左侧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对症治疗,但效果欠佳,遂辗转来我院求治,就诊于胸外科。胸外科张广云主任接诊后通过了解病情和对初步检查结果的判断,初步考虑患者罹患左侧胸膜巨大肿瘤,建议住院进一步诊治。

 患者入院后,进一步完善胸部增强CT扫描,结果示:左侧胸腔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影,范围大小约146mm×64mm×101mm,与邻近胸膜呈宽基底连接,边界不清,其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见呈结节、斑片状明显强化,大结节内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区,部分病变未见强化,病变内可见增粗、迂曲强化;静脉期病变强化范围较前片增多、增大,呈持续性明显强化,大结节呈填充强化,中央低密度未见强化;邻近左肺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提示:左侧胸腔占位,考虑起源胸膜,以胸膜孤立性纤维肿瘤可能性大。同时完善胸部增强磁共振扫描(磁共振对软组织病变分辨率更优),同样考虑胸膜来源孤立性纤维肿瘤可能性大。


胸部增强CT检查是左胸腔巨大占位


胸部磁共振增强提示左胸腔巨大占位


张广云主任组织科室人员讨论,一致认为:患者左侧胸腔巨大占位,胸膜来源孤立性纤维肿瘤可能性大,但不排除恶性可能,如果为恶性肿瘤,可能因粘连严重导致胸壁甚至膈肌缺损大,应考虑胸壁、膈肌缺损修补问题,手术难度大,为避免手术二次创伤,拟行全麻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左侧胸腔肿物切除术。

经完善术前准备及与患者沟通病情后,张广云主任带领胸外科团队为患者顺利施行手术,术中探查见肿物位于左侧胸腔内,肋骨无骨质破坏,肿块约16cmX11cmX7cm大小,有包膜,与肺组织、壁层胸膜粘连;术中在胸腔镜辅助下顺利分离粘连,完整切除肿物。送检病理检查,结果回报示:(左胸腔肿瘤)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形态学符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组化:CD34(弥漫-),SMA(-),vimentin(+),Ki-67(约5%-),S-100(-),P53(野生型),BCL-2(弥漫+),最后诊断:(左胸腔肿瘤)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形态学符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张广云主任为患者施行手术


术中完整切除的巨大肿瘤


术后患者胸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天患者即下床活动,1周后痊愈出院。患者及家属高度赞扬了张广云主任及胸外科医护团队高超精湛的技术及崇高的医德,并对胸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护及悉心照顾表示感谢,送上了锦旗表扬。


      梭形细胞肿瘤:指以梭形细胞为主的一种肿瘤,可发生在全身任何组织或者器官,有良性、恶性之分,可以是癌,也可以是瘤。例如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癌等均为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术后又复发及转移风险;而梭形细胞肉瘤、孤立性纤维瘤等为发生在间叶组织的肿瘤;除此之外,还有恶性黑色素瘤,同样为梭形细胞瘤的一种类型;其中孤立性纤维瘤,为临床上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肿瘤多为胸膜紧邻或相交,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肿块大小不一,临床表现及体征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肿瘤增大后会引起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胸腔压迫症状,偶尔还会伴有发热等不适,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肥大性骨关节病、杵状指、严重性低血糖等伴瘤综合征;而以上症状与肿瘤体积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即肿瘤越大,症状越明显。目前为止,确诊孤立性纤维瘤需行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临床诊断上需与恶性胸膜间皮瘤、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前纵膈甲状腺肿瘤及畸胎瘤相鉴别;而完整根治性手术切除瘤体是孤立性纤维瘤最佳的治疗方式,同时也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对于临床预后的评估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研究表明,孤立性纤维瘤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小,远期生存率长,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预后良好,但仍然有10%左右的病人属于恶性或潜在恶性,故术后随访不可或缺。

科室咨询电话:318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