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那些关于拨打120急救电话不得不说的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7/6  作者:黄炜如 左曼  阅读数:1282

“120”为中国大陆急救电话号码,是全国统一的急救号码,24小时有专人接听,接到电话可立即派出救护车和急救人员,是突发疾病或意外的首选急救电话。那么您知道如何正确高效地拨打120电话吗?今天我院急诊科医生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小技巧。

拨打120急救电话需要掌握三个关键词:紧急、突发、不适合自行就医。

如心脏病突然发作(症状为心前区疼痛、胸闷胸痛、心慌、气喘、呼吸困难等);休克或虚脱(症状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弱、血压下降等);突发脑血管疾病(症状为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偏瘫、说话不清、面瘫等);此外,出现车祸、食物中毒、怀孕大出血、中暑、煤气中毒、坠楼等意外情况也需立即拨打120。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保持镇静要说清楚三要素:地址、人数、患者病情。

地址:尽量具体到街道、小区、楼号、门牌号;多音字的地址要讲清地址的文字写法;在公众场所发生的事故要告知周围标志性建筑物,野外呼救时,应尽量描述清楚确切的方位。以方便急救人员尽快找到发病地址。


患者人数、症状或伤情:可按照“何时+何因+何部位+何情况”的顺序描述病情,如有多人受伤,必须告知伤员数量。突发事件要说明事故性质,便于准确派车。如10分钟前两名司机发生车祸,后脑袋流了大量的血,现在人叫不应。


保持联系电话畅通:因为急救人员出车后会与求救人联系,进一步核对地址,进行必要的自救指导。可派人到与急救人员约好的地点接车,看到救护车后举手示意,接应救护车。如果是路人拨打120时,应留守至急救人员到达后再离开,为120准确指引事发地,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等待救护车时需要做的事

不要随意挪动患者,避免引发二次伤害。


提前做好病人周围物品清理和搬运准备。如在无电梯的楼房内发生意外,应尽量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随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并完善基本急救措施:若患者神志不清、昏迷不醒,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将呕吐物清理,防止窒息,并且时不时地呼唤病人名字,并通过观察其胸廓、腹部起伏等方法判断是否还有呼吸,一旦出现呼吸骤停,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有条件的,还应关注其血压、脉搏和血糖等状况。


准备好重要证件:如患者及家属的身份证件、医保卡、医疗证、手机、银行卡、既往病历等;有服药史尽量要记住药名和用量或将常用药物带上并把这些信息告诉急救人员;准备一些病人需要用的或常用的纸巾、湿巾、尿壶、便盆、纸尿裤、水杯、拖鞋等日常用品。


切记千万不要随意拨打120。

120是急救电话,每天会接到成千上万个电话,但有效电话不到20%。如果长时间被占用,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也会耽误他人抢救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市民应该在有急危重症患者或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才拨打120。


急诊科简介

我院急诊科是广东省区域性急诊医疗中心,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监护救治一体化的急救医疗体系。同时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核心科室、河源市创伤救治中心的牵头单位、中国地市级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单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救治单位、河源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及广东省急诊住培专业基地。

科室设置有急诊预检分诊区、急诊抢救区、急诊诊疗区、急诊手术区、急诊留观区、输液中心、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80多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 8人、医师 10人,各级护理人员60多人。科室实行24 小时开诊,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严格执行疾病诊疗常规和危重症抢救流程,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的急诊医疗服务。 

科室急救医疗设备和生命支持设备齐全,配备中心供氧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多功能生命监护系统、心电复律和起搏设备、心肺复苏设备、呼吸支持设备、床旁纤支镜、血液净化设备(CRRT)、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床旁快速检验检测设备(POCT)等急救设施;能熟练开展各种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技术、床边支纤镜检查治疗、高级气道管理、血液净化技术、体外膜肺氧合、多脏器功能监护支持技术、创伤急诊手术等急危重症救治技术。为各类休克、心脏呼吸骤停、脏器功能衰竭、急性中毒、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重度创伤、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医疗救治。

科室一直着力打造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生命绿色通道,加强急诊医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努力打造高级急诊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在救治多起群体性中毒、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流行性传染病暴发的医疗救治和防控、重大公共活动的医疗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